淮安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huaian.com.cn
中国淮安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淮安网> 新闻> 淮安>正文内容
  • 自给有余 粮食产能实现质的嬗变
  • 2019年09月29日来源:淮安日报

提要:我市农业农村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地落实,以及党中央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的陆续发布,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面貌连年改变。当前,已进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1978年国家实行以农村为发端的改革开放后,全市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市农业农村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地落实,以及党中央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的陆续发布,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面貌连年改变。当前,已进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发展被注入巨大新动能,前景可期、持续向好。

牢记“粮安天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全省率先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肥力,科学划定“两区”,集成推广“三新”技术模式,严格落实惠农补贴发放,多举措、大力度激发种粮内生活力和挖掘增产潜力,切实稳固产能。

先后建设高标准农田467.23万亩,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30万亩,划定“两区”891万亩,“十二五”至今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近50亿元,南粳9108、淮稻淮麦系列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广泛推广应用水稻减氮增苗、水稻小麦零共生栽培方式,精确定量栽培、水稻旱育秧、集中育秧等技术及机耕、机种、机收、机防,全市综合机械化率达68%,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逐渐成为历史,有力促进了稻麦高产稳产,粮食总量、单产和品质同步提升。

至2018年底,粮食总产469.6万吨、单产476.9公斤,分别为1949年的11.43倍和11.09倍,优质稻米基地面积达267万亩,在“淮安碗里装满淮安粮”的情况下,每年调出粮食250万吨,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调整结构 农业日益多元化产业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保吃饭”是首要任务,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农业产业单一、产值低下,到1957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仅有8.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1985年农产品统购统销、派购制度的废除,我市围绕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在1990年探索林、桑、果、渔、菜五个百万亩工程,1995年大力引导发展“两专一基”(专业户、专业村和基地乡镇),1998年初步确立蔬菜、家禽、水产、林果、生猪五大主导产业地位,农林牧副渔步入竞相发展的良性轨道。

步入新世纪,我市突出高效、绿色、循环,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年投入财政资金4000万元,进一步调优调顺农牧渔、种养加产业结构,2015年“4+1”产业蓬勃兴起,2019年又提档升级为“三特”产业,大米、中药材、食用菌、花卉、红椒等特优高效种植,螃蟹、小龙虾等特种绿色水产,观光、体验、农耕等特色生态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农业产业多元绽放、齐头并进、欣欣向荣,带动农业总产值提升至2018年底的650亿元,较1957年增加了70多倍,其中“三特”产业产值338亿元。

高效设施园艺、渔业面积分别达139.33万亩和22.45万亩;蔬菜面积143.72万亩、产量390.67万吨,花木8.3万亩;年出栏生猪312.63万头,禽蛋产量8.6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6.1万吨、产值116亿元,“米袋子”更殷实,“菜篮子”更充足、更丰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29个、产值突破1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3.06:1,网上销售额652亿元,“三品一标”认证700多个,持续向全产业链条拉长、延伸和联通。

拓宽渠道 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种植业收入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产品“剪刀差”影响,长期处于较低的收入水平,197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仅55元,其中30%的村组人平分配在30元以下。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后,农民家庭经营活力被激活释放,多种经营模式显现增收威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特别是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一号文件关注“三农”,推动农业经济连续10年高速发展,农民收入水涨船高。从2004年开始,受中央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重农强农政策的强力推动,全市农民收入与全国同步保持两位数增长率。201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058元,连续9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增收渠道的不断外延与拓展。第一,坚定不移抓好土地经营促增收。2011年实施“三改一创建”工程,当年粮食增产1.7亿斤。“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引进、推广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400多项,粮食单产保持较高水平。如2018年水稻、小麦单产分别为596公斤和380公斤,较1949年分别增长6.11倍与11.6倍。

高效园艺增收明显,红椒亩产值过万元,年收入过百万元的虾农有630多人,常年从事小龙虾养殖销售的就业人员20万人。创造“测土配方施肥”全国经验,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每亩节约成本28元。每年坚持及时规范发放各项惠农资金6亿多元。第二,坚定不移抓龙头培育促增收。到2018年底,先后创成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8家,其中销售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54家,实现销售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12.48%,带动农户数突破90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

第三,坚定不移抓农业项目促增收。2013年以来,每年招引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项目50个以上,将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务工增加收入。以紫山食用菌为例,普通采菇工月均工资3300元,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温氏生猪代养户年收入过10万元。第四,坚定不移创业创新促增收。涟水鲜切花基地,老板原在外地打工,优越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其回乡创业,流转了300亩土地,亩均效益10万元,目前转向秋葵、芦笋种植及技术研发,成为“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的典型代表。

深化改革 农村发展动力不断激活

纵观淮安农村改革,可以归纳为五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极大释放了农村发展活力,加速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是1978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改革,“交齐国家、给足集体、其余归自己”的体制机制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1978年、1981年、1982年全市粮食总产连跨30亿斤、40亿斤、50亿斤大关。历史上多灾、低产和缺粮的原淮阴地区(现淮安市)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吃饭难”从此成为历史。

二是从1985年开始,全市农村开展了第二次改革,废除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让市场在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粮食总产连年增长,棉花、油料、蚕茧、甜菜等产量均创历史新水平,涟水和金湖、淮阴分别于1985年、198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1986年,全市粮食总产突破60亿斤,1996年、1999年先后突破65亿斤、70亿斤。

是进入21世纪,以2004年为时间节点,全市相继实施以“一免四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三次改革,2006年1月起相继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全面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国家与农民关系实现由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有力调动了政府重农和农民务农的积极性,粮食总产直线上升到现在的90多亿斤。

四是2014年中央首次提出以“三权分置”为特征的农村第四次改革,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2018年,我市1344个村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并全面通过农业农村部数据质检汇交,工作成效在全国产生影响。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覆盖,累计交易额69亿元,流转土地364万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完成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试点村638个。

五是当前正如火如荼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我市农村第五次改革,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路径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总要求“五句话、二十字”,总方法坚持“五个优先发展”,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出台落实意见,召开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专题部署,紧抓在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淮安大地开局良好。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吹响决战号角

按照“五年任务、四年完成”总体部署,扎实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2016年低收入农户全面建档立卡,2017年试点“阳光扶贫”系统并打造成为全省“样板”,2018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低收入农户脱贫相关问题解释口径,2019年制定《两不愁三保障“十三查十三看”》对照检查方案,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办法》,制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责任清单》,重点关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会同太平洋保险公司创设“防返贫保险”,聚焦防止低收入人口返贫长效机制,试点项目已为盱眙县黄花塘镇近8万人口提供约11.25亿元的风险保障。出台《村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参考条目》,精选20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增收路径。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统筹推进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持续增收的意见》,今明两年市级财政安排6000万元用于扶持100个低收入村发展集体经营性项目;县区补助其余448个低收入村,每村不低于60万元。

各县区从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节余土地指标交易获得净收益中,拿出不低于10%;新增土地收益中,安排不低于5%,用于扶持低收入村集体经济增收。先后两轮梳理涉农资金122项82.88亿元,涉及17个资金使用部门,优化升级“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形成渠道统一、多方联动、透明高效的涉农资金项目监管格局。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有33.2万低收入人口、142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2019年底,剩余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将全面脱贫,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将全面达标出列,持续发力脱贫攻坚更加精准,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胜完胜。

育强主体 小农户全面融入大农业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小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状况仍没有改变,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让小农户分享现代农业成果,贯穿“三农”工作全过程。由改革开放之初政府聘请吃“百家饭”的农业技术员,“手把手”“传帮带”教农民种养技术,到废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镇农技人员队伍,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农民技术水平、从业素质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十五”期间,我市在洪泽县试点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主要内容为种草养鹅、特种水产养殖、有机稻米种植等实践。培育市级龙头企业40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826个,农民经纪人达12万人,与小农户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共建立各种类型基地约80万亩,带动农户50余万户。“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选择50个经营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80个农产品营销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各类营销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突破1200个。

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起步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型经营主体“持续育强”。注重强化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共建各类基地330万亩,较2010年底增加165万亩。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7.39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度达20.57%,较2010年增加17.5%。登记注册专业化服务组织826个,统防统治面积达537.3万亩,较2010年增加216个103万亩。

加快推进“五有农技站、兽医站”建设,建成“五有农技站”117个、“五有兽医站”25个,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服务健全率达83.5%,分别较2010年底增加66个、15个和48.3个百分点;组织科技入户培训7.5万人次,较2010年底增加6万人次,增长了4倍,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三五”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省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考核,培植力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底培育度达45.8%,较“十二五”末增长20个百分点;家庭农场数量达54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237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8家,通过入股分红、托管、全程代种代养等多种形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有效提升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葛佩云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