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已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137户;为4362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累计达15.32万人次,其中3662人享受服务30次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切实增强了失能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位统筹谋划 构建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市民政局联合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淮安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并出台配套文件《淮安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纳入2025版《淮安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构建起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同时,召开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及老年助餐服务专项推进会,强化工作调度和业务指导。组织专题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联合市财政局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资金安全运行。
精准施策提质 增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
在服务供给方面,注重因人施策、精准对接,为每位服务对象量身定制个性化照护方案,实现“一户一策”“一人一案”,确保服务内容与老年人身体状况、照护需求相匹配。组织专项督导验收,协助县区按标准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在队伍建设方面,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健全从业人员激励褒扬机制,全面提升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更具温度的居家养老服务。依托项目实施,持续推进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进一步擦亮“安老淮上”养老服务品牌。
数字赋能创新 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亮点
围绕“智慧养老”发展方向,同步升级淮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优化家庭养老床位、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模块功能,实现服务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结合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需求,投入60万元建设线上关爱巡访项目,为全市10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配备由宽带网络、智能摄像头、交互终端组成的智能设备系统,具备视频监控预警、实时语音对话、智能识别响应等功能,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响应机制,织密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网络。
下一步,淮安市将持续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共享高品质幸福晚年生活。
今年以来,淮安市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截至2025年6月底,全...【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部署,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日,淮安市举办“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服务地方经...【详细】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自2024年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正式上线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分行的积极推动下,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已累计获取946户中小微企业的授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