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全球供应链震荡叠加国内成本上升压力,导致经开区部分外贸企业面临订单缩减、利润压缩等挑战。为护航外贸企业平稳过渡,经开区劳动仲裁委主动靠前服务,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三项机制”,为企业纾困解难,筑牢和谐劳动关系防线。
一是建立用工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一方面,通过对接企业用工备案系统、劳动争议调解平台等数据源,实时跟踪重点外贸企业的劳动纠纷投诉情况,对异常波动企业提前预警。另一方面,针对外贸行业劳动争议开通绿色通道,对涉及外贸企业的案件优先受理、快速调解,确保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截至目前,经开区外贸企业用工相对平稳,暂时未有裁员等集体劳动纠纷。
二是落实仲裁服务进企业机制。针对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的法律认知盲区,劳动仲裁机构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组建专项服务队,深入产业园区开展“法治体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案例剖析等方式,重点解读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下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时涉及的工时调整、经济性裁员等法律红线,提供合规操作模板等。
三是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劳动仲裁机构的主动介入,不仅化解了眼前矛盾,更推动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全周期管理能力”。通过定期发布一些近期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自主预防纠纷能力。
8月2日晚,江苏足球超级联赛(苏超)第八轮赛事在淮安激情上演,主场作战的淮安队迎战苏州队。比赛现场战况激烈、气氛热烈,而场外的消费热潮同样席卷全城。淮安市以体育赛事为引擎,创新打造“看球+逛吃+消费”的文体旅融合新模...【详细】
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针对老年群体的虚假宣传、欺诈营销等突出问题,2025年以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老年人食品、药品、保健品领域“坑老”“骗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详细】
近年来,淮安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审计署、省审计厅关于“科技强审”战略部署,紧扣全省审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将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持续推动审计理念、方式和机制创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