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区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简审批、强监管、优服务,办理生产许可15家次,经营许可2153家次,预包装备案638家次,生产许可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40%;搭建企业合作桥梁,促成亿超、锦乔等与医药企业合作,实现生产企业与零售经营企业的双向奔赴;培育我区优势食品产业,探索“乳制品+糕点”共赢模式,推动快鹿与麦迪拉、金鸡等协同发展“内循环”;优化“监管+服务”模式。走访调研39家食品企业,提出47条发展建议,推动12家企业获得ISO22000或HACCP认证,助力“希汉大米”顺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在全市创新探索“共享实验室”,获得国家市场监管局抽检司领导肯定。
二是强化全链条监管,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巡查监督324次,累计发放合格证10000余张,产品快速检测样品数1086个,合格率100%;严把食品生产环节安全,建立“企业自查+抽检监测+监督检查”工作机制,47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自查覆盖率、检查覆盖率、问题整改率达100%,培训从业者320余人次;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检查经营户1200余家次,开展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引导476家餐饮单位签订清运合同,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率100%。
三是聚焦民生实事,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守护校园食品用餐安全,抽检学校食堂食材152批次,合格率100%。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同时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校园食品安全交叉互查,受到市市场监管局通报表扬。在高校推广“接诉即办”机制受到省市场监管局领导好评;恪守抽检为民理念,开展区级抽检1763批次,合格率97.96%,不合格食品闭环处置率100%。积极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共征集意向单80余份,涵盖12个重点品种,抽检食品118批次;重拳打击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铁拳”、“昆仑”等整治行动,今年以来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19件,公诉食品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7 人。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破解项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等难题,淮安经开区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部门协同和数据赋能,实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的全链条极速审批,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全链条统筹谋划,...【详细】
为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堵点”“难点”,经开区以“全链智治”理念为引领,创新搭建工程审批“云上高速路”,通过智链融合、流程跃迁、服务迭代三大路径,推动“数据流”与“业务链”深度耦合,让项目审批驶入“云端快车道”,20...【详细】
在经济发展的重要版图中,个体工商户作为关键板块,承载着保民生、促发展、稳就业的重任。近年来,经开区依照《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评测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评测工作,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和区域经济进步贡献力量。一是科学分类,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