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盱眙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坚持实干实效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整体提升,紧紧瞄准户厕改造“小切口”,助力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从更高站位瞄准切口写好文章。该县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户厕改造工作。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协调调度,会办解决资金保障、常态长效等问题,组建工作专班,构建县级统筹、部门联动、镇街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统筹整合农村道路、村庄绿化、水利建设等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多元化格局。户厕改造采取“省里奖一点、市里补一点、县里拿多点、镇街少贴点”补助办法,保障顺利实施。采取“四不两直”、暗访督导等方式,深入一线实地开展督导检查,及时交办问题,同时将两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坚持结果导向。
以务实举措开方解题答好考卷。该县西部水网、东部平原、南部丘陵,针对不同镇街村居实际,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水平,使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基础条件薄弱的,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生活生产环境干净整洁。在户厕改造上,采取玻璃钢三格分散式、砖砌三格式、高标准水泥一体式、污水管网接入式4种模式建设,确保既符合实情又取得实效。特别推广“五小”人性化举措,即小灯光(安装太阳能灯具,增加夜间照明)、小扶手(户厕安装扶手,辅助农户起身)、小提示(张贴温馨提示,提醒注意安全)、小创新(设置二维码标识牌,便于户厕管理;在排气管上加装风阀,保障安全同时延长发酵时间)、小改进(加装第四格消纳池,起到深度净化),确保使用舒心安全。每个村培育3—5户示范户,通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村有示范户、镇有示范村、县有示范镇”的良好态势。
用系统思维整体推进抓好提升。该县加强业务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教学、实地指导,对问题及时纠偏、现场改正;严格标准验收,通过村自查、镇督查、县验收全力保障进度和质量双达标,做到“改造一座、达标一座、群众满意一座”。积极探索市场化运维服务,形成“政府投资+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运营”的管护模式,确保效益盈利、良性运行,保证常态化提高管护水平。两年来,黄花塘镇旧铺社区、天泉湖镇陡山村等10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将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建设、331省道建设、黄花塘革命老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打造、秀美河西片区建设等整体提升相结合,以户厕改造为“支点”,深化和美乡村建设、公共空间治理等行动,精细梳理整治、精心优化提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洁而优、洁而实、洁而美”,盱眙乡村正在逐步呈现出“业态强、生态优、神态美”的秀美画卷。
10月10日,市委书记史志军到盱眙县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新型工业化不飘移、不飘然、不飘浮,锚定目标、鼓足干劲,推动项目建设加速提质、实...【详细】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风险隐患增加,为切实保障节日期间水利工程稳定运行,坚决防范各类水务安全事故发生,盱眙县组织开展节前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以“严标准、实举措、硬作风”织密节日安全防护网。高位部署,压实安全责任链条。...【详细】
近年来,盱眙县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实际需求为指引,秉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理念,持续强化精准服务与主动服务意识。在全区域、全过程中推行“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的服务模式,在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