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湖,高精度仪器仪表经过严格检测后销往全国各地,走进非洲;在盱眙,龙虾养殖、加工、餐饮、销售带动广泛就业,享誉全国;在洪泽区,纤维新材料企业变废为宝激活纺织循环新业态……江淮大地上,“一表一虾一丝”三大产业正焕发着蓬勃生机。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系统在总结市监护航今世缘酒业高质量发展和涟水县建成全国百强县经验基础上,以仪器仪表、盱眙龙虾、纤维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发挥加速器和助燃机的作用,深挖市场监管“工具箱”潜能,推进高效能监管、高品质服务,走出了一条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质量强企,仪器仪表产业乘势而上
在位于金湖县的江苏杰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检测系统高速运转,员工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生产设备。“‘苏质贷’400万元贷款的发放,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让我们顺利完成大订单。”杰创科技党支部书记周金玉欣喜地说。
深化质量强企强链强县,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淮安市场监管部门统筹推进“品质淮安”建设,深化各级质量奖、质量强国领军企业等培育创建,依托质量融资增信产品“苏质贷”“淮质贷”,助力品牌培育。支持金湖县加强全国质量强县(区)培育建设,强化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质量技术攻关,“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推动仪器仪表产业链入选全省质量认证服务清单。截至目前,“苏质贷”“苏科贷”等金融产品已为金湖120多家仪器仪表企业融资8.98亿元。
该局优化服务,指导和协助当地政府构建链式培育体系,建设集生产、研发、服务于一体的江苏省首个仪器仪表科创园,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编制仪器仪表产业图谱,开展“登门三问”“律企同行”等惠企活动,切实为企纾困解难。创新成立全省首家仪器仪表产业链党委,通过党建联盟整合资源,先后组织党建活动、技术培训100余场,覆盖党员骨干、计量技术人员8000余人,三年来解决企业各类问题500余个。
既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一段时间以来,当地仪表企业面临检测难、收费高等各种难题。得知情况后,该局积极打造产业支撑平台,推动江苏省物联网装备(热工仪表)计量中心正式运行,省高性能热工仪表重点实验室获批筹建。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18所高校院所与仪器仪表企业合作,11家仪器仪表企业建成省级以上研发中心。
如今的金湖仪器仪表产业园已引进上仪电气股份、江苏红器智能无线仪表等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超30亿元,产业发展步伐愈加稳健。
“促进检验检测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能否构建形式多样的检企对接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检测资源本地化布局?”现场看到由该局举办的政企互动场面十分活跃。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早在四年前,该局就着眼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县(区)政府,每年组织企业面对面提需求,制订服务菜单,以“市监护航,聚力发展”为主题,相继签订合作协议,既帮助对接国内国际市场,又提供技术支撑,集聚全局优势资源支持地方产业。
知产赋能,盱眙龙虾撬动百亿市场
今年5月,“地理标志+亚夫科技服务”盱眙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标志着盱眙龙虾产业步入地理标志保护与科技深度融合新阶段,为擦亮盱眙龙虾金字品牌、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盱眙县人民政府县长王长俊说。
从“一只虾”到“百业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已达353亿元,连续9年居全国水产类榜首,带动就业超20万人。这背后,离不开市场监管的坚强助力。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用好龙虾产业链党委、龙虾行业协会、龙虾产业工会三大组织,规范龙虾产业发展,筑牢龙虾品质,助推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食品安全分类分级分等“三分法监管”,执行红黄绿“三色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精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味道”,护航市场公平正义。
深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聚焦优化服务。淮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人行开展“创新之核”建设,优化融资环境,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2025年上半年质押融资项目82件、金额7亿元。聚焦强化保护。品牌有了影响力后如何实施有效保护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对此,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成立知识产权联盟,“率先立法有效破解地标产业发展瓶颈”入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聚焦深化运用,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2024年有效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28.1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增幅全省第一。
据悉,淮安已拥有“盱眙龙虾”“洪泽湖螃蟹”等131件地理标志商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为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着磅礴力量。
韧性担当,一根丝线织就新图景
在洪泽区,台华新材、佩浦再生、奥维芳纶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地发展,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这其中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的韧性担当。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淮安市、洪泽区市场监管部门领导不定期深入区纤维新材料企业走访调研,建立政企联动微信群,全力支持服务企业需求。今年以来,帮助建立完善1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下服务站点,指导3家纤维新材料企业参与申报江苏精品;组织25家纤维新材料链上企业参加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集中培训,推动纤维新材料产业链入选2025年省市场监管局质量认证服务重点产业链清单,洪泽合成纤维产品纳入全省2025年碳标识认证重点产品清单。
台华织造(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崇山感慨道:“当初,我们刚刚落户,市场监管部门就跟踪服务,倾听企业需求,介绍服务能力,让我们更有了信心。”
持续释放监管温度。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修订免罚轻罚减罚“三张清单”,上半年减免罚款超5000万元。涉企执法行为持续规范,上半年双随机监管任务压减43.5%,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有效减少。推行柔性执法、轻微免罚,上半年,全市办理轻微违法免罚案件169起,免罚金额超900万元;从轻减轻处罚566起,金额超3100万元,监管不仅有了“力度”,更释放出令人信服的“温度”,助力纤维新材料等产业持续强链补链延链,绘就产业新图景。
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锐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以更优监管、更实服务、更强动能,努力为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在金湖,高精度仪器仪表经过严格检测后销往全国各地,走进非洲;在盱眙,龙虾养殖、加工、餐饮、销售带动广泛就业,享誉全国;在洪泽区,纤维新材料企业变废为宝激活纺织循环新业态……江淮大地上,“一表一虾一丝”三大产业正焕发着...【详细】
8月25日,淮安市市长顾坤调研推进足球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和省市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支持保障、夯实基层基础、健全体制机...【详细】
8月28日上午,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市政协主席戚寿余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