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漫步金湖大地,既能触摸产业集聚的澎湃动能,也能品味乡村小院的烟火温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乐”的画卷徐徐铺展:车间里机械轰鸣,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村落间绿意盎然,小别墅与花园式社区相映成趣;荷荡之畔,游客徜徉花海,电商直播间里,“金湖荷藕”等特产正销往全国……
这座水韵湖城,正孕育出独特的发展品质:稳健的制度定力、科学的产业定向、人本的民生定情,三者交织,共同构筑起金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近年来,金湖频频“出圈”: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跻身全国县域百强榜第21位,三次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高分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亮眼成绩背后,既有“工业+生态”的双重底色,更有民营经济持续壮大的强劲支撑。透视“金湖品质”,不难发现,这片土地已成为民营企业“敢来能干、能聚做强、稳暖扎根”的沃土与“试金石”。
制度定力:稳健机制让企业“敢来能干”
“说到做到”“政策送上门”,是众多企业家对金湖营商环境的直观评价。
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感受尤深:“我们企业的单产水平翻了一番。更难得的是,金湖民风淳朴、环境友好,我女儿常说,除了没有山,这里和老家几乎没差别。”作为浙商,李军看重的不仅是土地与政策优惠,更是背后的制度信任感:“在金湖投资,最大的体会就是‘安心’。政府承诺的事,件件都能落实。”
企业“敢来”,首先源于制度的“硬托底”。金湖在全省率先推出金服务“G101”特快专审机制,实现从项目开工到竣工的全链条代办服务,让企业投资兴业“零跑腿、零延误、零收费”。“开工一本证、竣工一本证”的简化流程,不仅大幅提升审批效率,更传递出“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鲜明导向。
企业“能干”,更离不开制度的“软服务”。清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林用“稳赢”形容金湖的营商环境:“从项目选址到投产,全程一路绿灯。行政审批速度之快,在别处很难见到。”如今,他已带动8家企业落户金湖,其中7家顺利投产。“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工作机制,让企业能更专注于生产经营。
制度定力不仅体现在效率上,更藏在监督与保障的细节中。金湖县行政效能优化服务中心将纪委监督嵌入机制运行,推出69条前置服务措施、59项任务清单,通过电视台、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公开曝光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形成闭环监督;《金湖县惠企政策一本通》从1.0版迭代至4.0版,持续优化内容,做到“金”亦求精。
正如金湖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综合组长王华所言:“‘101%服务’不只是口号,而是通过制度刚性与服务柔性的结合,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获得感。”这份稳健机制,正是企业“敢来金湖、敢于发展”的底气所在。
产业定向:科学布局让项目“能聚做强”
制度定力解决了企业“敢不敢来”的问题,产业定向则回答了“干什么、怎么干”的关键命题。
走进江苏正贸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动化货架生产线正加紧运转。高耸的智能货架不仅能实现40米以上高度存储,还可通过红外感应系统自动识别、称重、记录,真正做到“上千货位,一人应对”。公司总经理陆伟伟介绍,企业四期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将新增6条智能化自动生产线,进一步扩大产能。
这正是金湖建设“长三角智造金谷”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金湖聚焦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赛道,引导民营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夯实产业根基。
中重科技生产副总高洪辉带着家人从东北来到金湖,不仅感受到城市温度,更见识到产业厚度:“原本担心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配套链条不够完善,来了才发现,上下游合作网络比预想中成熟。”如今,中重科技已在金湖构建起稳定的合作生态。
产业定向的科学性,还体现在“链式反应”的带动效应上。清龙新材料的王吉林是典型的“金湖推介官”——从自身受益到主动“牵线搭桥”,他引入的锦韶华智能科技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16天,创下“金湖速度”。“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良性循环,让产业链与产业生态圈在金湖逐步成型。
绿色低碳是金湖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依托荷藕资源,金湖已形成贯通一二三产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超35亿元:从种植深加工到文旅开发、电商销售,绿色生态资源持续转化为发展价值。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紧跟这一方向,探索循环经济、打造绿色工厂、研发低碳技术,让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制度托底、产业引路,金湖以“金质沃土”孕育“发展之城”。这份“金湖品质”,不仅让项目“能聚能强”,更推动金湖朝着“工业产值超千亿”的目标铿锵迈进。
民生定情:人本关怀让生活“更稳更暖”
从东北企业家到浙商,从安徽才俊到海外归子,他们为何纷纷选择金湖、扎根金湖?答案,藏在“金湖品质”中浓浓的民生情怀里。
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在金湖幸福湾福寿村,79岁的于涛从老旧房屋搬进“小别墅”,如今每天晨跑、散步,饭点还能在社区助餐点花几块钱吃上热乎饭。老人感慨:“以前农村哪有这么好环境?现在住得舒服,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年轻人陆琴梅、雷林的选择,同样印证金湖的吸引力。两人回乡入职本地企业茗绿工贸,“家门口有班上”的获得感,让他们十年如一日扎根家乡,不再为“异地打拼”奔波。
这份人文温度,也融入了外来创业者的生活。赛欧信越的陈士海从安徽滁州来到金湖,不仅在研发岗位上实现事业突破,还在这里成家立业,成为企业创始人的“乘龙快婿”。这位90后“新金湖人”,用“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人生轨迹,诠释了金湖“以才引才、以情留才”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老人,无论是外来投资者还是返乡青年,都能在金湖找到“稳稳的幸福”。
从制度定力到产业定向,从民生定情到金质发展,金湖用实践诠释了独特的发展逻辑:稳机制是根,优产业是本,暖民生是魂。
如今的金湖,正以“金湖品质”持续“圈粉”,成为创业、创新、创优的热土。在这里,企业能安心投资、放心发展;项目能聚势成链、壮大成群;百姓能安居乐业、共享幸福。正如“荷气生财”的美好寓意,金湖正以“敢来能干、能聚做强、更稳更暖”的品质,绘就民营经济壮大与百姓幸福同频共振的动人图景。
仲秋时节,漫步金湖大地,既能触摸产业集聚的澎湃动能,也能品味乡村小院的烟火温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乐”的画卷徐徐铺展:车间里机械轰鸣,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村落间绿意盎然,小别墅与花园式社区相映成趣;荷荡之畔,游...【详细】
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北京举行。走进现场,未来出行的图景跃然眼前。在滴滴展台,智能沙盘直观展现全无人Robotaxi运营场景,智能运营中心慧桔港可基于需求预测模型、实时供需热力图等数据,自动...【详细】
10月16日至18日,由全国台企联与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九届台商论坛在江苏省淮安市召开。部分台企联会员和台商、台湾工商团体代表等250余人参加。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和台商代表就大陆台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