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厂中厂”专项治 理行动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淮安市经开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治理实效,深入剖析治理工作短板,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后续整改措施,推出“学、管、包、谈”四项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理工作体系,为全面提升“厂中厂”治理质效指明清晰路径,推动“厂中厂”治理提质增效。
“学”先进,取真经促提升。该区主动“走出去",安排专人赴全市"厂中厂" 治理成效显著的先进县区考察学习。 重点围绕制度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隐患整改高效推进等,深挖先进经验与实践妙招,结合经开区“厂中厂”实际情况,针对性优化本地治理方案,把“好经验”转化为“好做法”,让治理思路更清晰、措施更精准。“管”到位,树典型强震慑。该区加 大“厂中厂”日常监管力度,双管齐下树典型。一方面,筛选治理成效突出、安全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好典型”,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整改不力的企业“亮红牌”, 列为“差典型”公开曝光,并依法严管重罚,以有力震慑倒逼企业落实安全责任。
“包”到底,定责任无死角。该区全面推行“包干挂钩制”,将辖区内所有 “厂中厂”企业划分挂钩到应急条线工作人员,明确每人的挂钩企业名单。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检查指导,推进隐患整改进度,做到企业安全底数清、隐患情况明、整改责任实,确保治理工作覆盖无盲区、监管无死角。
“谈”民心,聚合力共治理。该区工作人员主动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企业在治理中遇到的困难与诉求, 提供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引导企业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与各街道开展约谈,通报治理进展,对推进缓慢、 问题较多的街道重点督促,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为进一步提高检查质效,该区明确工作人员赴“厂中厂”企业的重点检查内容,为后续检查工作提供精准指引。 检查内容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制度建设方面,重点核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是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制度体系覆盖生产经营全流程。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深入检查企业是否定期开展风险辨识活动,是否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是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坚决杜绝“带病生产”。企业经营环境方面,关注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转租、 超范围经营等问题;是否为承租单位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经营场所,是否对承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是否存在电线乱拉乱接、杂物乱堆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
“学管包谈”四项举措既是经开区破解“厂中厂”治理困境的务实之策,也是守护企业安全、保障群众利益的有力行动。经开区将全力推动四项举措落地见效,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提升“厂中厂”治理水 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为推动“厂中厂”专项治 理行动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淮安市经开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治理实效,深入剖析治理工作短板,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后续整改措施,推出“学、管、包、谈”四项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理...【详细】
为深入落实“技能兴淮”民生实事项目,经开区聚焦区内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技能提升需求,创新打造“周末课堂”与“技能夜校”两大培训品牌,通过“扫盲式”培训,有效破解“工学矛盾”,助力劳动者长本领、好就业、增收入。一是精...【详细】
近日,淮安市经开区有序开展企业标准化服务与质量信用评定工作,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严格把控工作质量,为区域内企业规范发展、提升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赢得企业广泛认可。秉持“主动服务、精准赋能”理念,积极对接7家有需求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