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本周迎来第11 轮焦点战!9月7日晚上7:30,淮安队与泰州队将在淮安体育中心正面硬刚,两支“神奇之师”上演“又爱又杀”的戏码。两座城市同饮一方里下河的水,渊源深厚,但上了球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本周日之战双方都至关重要
淮安队被球迷调侃有“遇强不怕,遇弱不欺”的特质,更是出了名的“主场龙”—— 家门口作战 2 胜 2 平保持不败,堪称"我的地盘我做主”。其高光时刻不少:第二轮 4-0 大胜镇江,刷新联赛单场最大分差纪录,徐润杨头球梅开二度;第七轮对阵无锡队时,涟水县韩陈村党支部书记戴虎打入苏超历史第 100 球;第八轮 3-0 完胜苏州,05 后小将吴雨成上演帽子戏法,门将李世恩贡献 8 次扑救完成零封。
不过近期淮安队状态下滑,第九轮0-1负于扬州、第十轮客场0-2不敌宿迁,遭遇两连败,目前排名已来到晋级线边缘的“临界点”。更关键的是,他们后续还要对阵未尝败绩的南通队以及目前排名第三的徐州队,此役若再失利,晋级形势将岌岌可危。
泰州队赛季初一度被视作“黑马候选”。首轮主场2-0完胜无锡队,但随后遭遇三连败,先后0-3负于盐城、0-4不敌南通、1-2 惜败徐州。目前泰州队排名第五,若能在后续赛程中延续“魔鬼主场”的气势,同时提升客场抗压能力,有望书写“赛季逆袭”的传奇。
总之,眼下淮安主场对阵泰州的这场较量至关重要。这也就注定了两队球员场下可能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一到场上便跑得比兔子还快,拼抢起来比抢红包还要积极。
1996年行政版图里的“分家记忆”
1996年是淮安和泰州绕不开的年份。
这一年,"大淮阴"析出宿迁市,宿迁自此独立门户;与此同时,“大淮阴”后续也完成更名调整。另一边,扬泰地区同样上演“分家”大戏,泰州升格为地级市,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行政身份证”。打那后,淮安一门心思推进“三淮一体”;泰州美滋滋挂上苏M车牌,宿迁也喜提苏N番号,哥仨从此各奔前程。
一晃近30年过去,当年的“愣头青”都长成了“实力派”。淮安把运河文化、西游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 一会儿推出运河灯光秀,一会儿打造西游主题乐园,文旅产业搞得风生水起。发展产业也不含糊,左手抓先进制造业,右手抓现代服务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从电池到整车的产业链拉得明明白白;还建成宁淮城际铁路,把自己接入长三角“快车道”,生怕跟不上发展节奏。
泰州则走了“专业特长生”路线,医药产业是它的“王炸”—— 中国医药城里集聚着国内外药企和科研机构,不愧是“医药界的创新高地”。除此之外,泰州还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生态种植、养殖搞得有声有色,绿色农产品卖得比网红奶茶还火。城市建设也不落后,一口气打造了 6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村民住楼房、出门见风景,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同是“水做的”各行其“道”
行政边界能划清地图上的线,却割不断里下河水的“亲情”。有人问 “里下河到底是个什么?” 说白了,就是四条河围成的 “超级大水碗”—— 西有里运河、东有串场河、南有通扬运河、北有淮河入海水道,淮安和泰州就 “卧” 在这个 “碗” 里,想分都分不开。更有意思的是,据说洪泽湖水面比兴化最高的塔尖还高,淮安成了“上游水龙头”,泰州则是“下游大水盆”,水流连通处,俩城市的命运也绑在了一起:你好我也好,你难我也难,妥妥的“命运共同体”。
这水不仅是“纽带”,更是两地人的“饭碗”。泰州兴化的“锅底”地形,逼得当地人常年跟水“斗智斗勇”,愣是琢磨出“千垛田”这种智慧 —— 一块块田垛浮在水面,春天种上油菜花,远远望去像铺了层金色地毯,既是种地的“法宝”,又是打卡的“网红景点”,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还有溱潼会船,每年清明节之后一两天,百条船在水面“竞发”,鼓声震天。这比的不只是速度,还有胆量和智慧,顺便也是向水“说声谢谢”,感谢它的馈赠与滋养。
淮安则是“靠湖吃湖”的典范,洪泽湖、白马湖就是它的“天然粮仓”。古运河上的老水利设施,比爷爷的爷爷岁数还大,见证了一辈辈人治水的“小聪明”;湖面上的渔民一喊号子、撒下渔网,满满的湖鲜就捞了上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管是泰州的“跟水抢地”,还是淮安的“靠湖吃饭”,说白了都是与水“和谐相处”的学问 —— 既不跟水硬碰硬,又能从水里讨生活,这就是里下河人的“生存哲学”。
说到吃,俩城市更是“英雄所见略同”。“泰州早茶”是“水乡小精致”,干丝细得能穿针引线,鱼汤面鲜得能掉眉毛,食材全是本地河湖出产,一口下去满是 “水的味道”;淮安是“淮扬菜大佬”,软兜长鱼、洪泽湖大闸蟹等硬菜一上桌,那排场、那鲜味,谁看了不流口水。一个是“早茶小清新”,一个是 “宴席硬菜王”,看似不同,实则都是“靠水吃鲜”的忠实粉丝。
古人今人都懂“老百姓的心思”
淮安和泰州的文化骨子里,都藏着“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温柔。
明朝的王艮是泰州学派的“扛旗人”,放着书房不用,偏把讲堂搬到码头、盐场,教船工、盐工认字、讲道理,还喊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口号 —— 意思就是“别小瞧自己,你是最棒的”,让文化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兴化人郑板桥更实在,当官时喊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辞官后就扎进民间画画写诗,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全写进作品里,活脱脱一个“民间代言人”。
淮安的吴承恩则用《西游记》“说真话”。他考了一辈子科举没中,干脆写了本神话小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实则替老百姓“喊冤”;师徒四人取经,暗喻 “做事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看似写神仙,实则替底层百姓 “发声”。王艮的“接地气”、郑板桥的“为民忙”、吴承恩的“敢表达”,合在一起就是里下河文化的“民本密码”。
现代作家汪曾祺是“里下河精神的活化石”。这位高邮老乡的文字,跟里下河的流水一样“不慌不忙”,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全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读着却格外舒服。他写高邮咸蛋,说 “筷子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写新藕,说“脆嫩清甜,能当水果吃”;就连炒青菜,都强调“用猪油炒才香”—— 这都是对家乡的 “深情告白”。他不追时髦、不写空话,一门心思写生活、写人性,就像里下河的水,安安静静却有力量。
你吃过金湖意蕴悠长的“晚茶”吗?
在里下河的水网里,金湖(隶属淮安)就像一颗“小珍珠”,把“水的智慧” 玩到了极致。每年盛夏荷花绽放时,承载着老辈人感恩与希望的荷花节,早已从当年的民间祭祀,摇身变成集文化展演、旅游打卡、生意洽谈于一体的“全能盛会”,妥妥成了金湖的对外金名片。
这座依水而生的小城,把水“柔中带刚、随形而变” 的性子摸得门清:水装在方缸里是方的,倒在圆碗里是圆的,遇着弯弯绕绕的河道还能顺道拐个弯;可要是真急了眼,一场暴雨就能闹水灾。金湖人心里清楚,既要顺着水的性子来,也不能马虎大意忘了防备 —— 这就像舌头,软的时候能打卷儿,硬的时候能扛事儿。
二十多年前,金湖还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农业小城,虽说有万亩荷塘撑场面,可除了看花、采莲,压根换不来真金白银。金湖人灵机一动:“咱有荷花啊!不如办个荷花节试试?” 没成想,首届荷花节就火得一塌糊涂,不仅游客挤破头,投资者也闻风而动。打那以后,金湖就认准了荷花这条“致富路”,死磕荷花文化不放:打造荷花仙子 IP 圈粉,推出荷花宴引流,更以荷花为媒,把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硬生生把当初的“荷花荡” 变成了如今的 “聚宝盆”。如今一到荷花季,游客慕名而来,赏荷、吃宴、听故事,文旅产业让当地人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份“该变通时就变通,该坚守时不含糊”的智慧,在金湖人的饮食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泰州人爱摆弄精致的“早茶”,淮安人擅长做厚重的“淮扬大菜”,金湖则在两者之间另辟蹊径,创造性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 晚茶,时髦点叫“下午茶”。
金湖人的晚茶,没有早茶的匆忙劲儿,也没有正餐的排场仪式感。人们围坐在一起,品茶、吃点心,聊家常、谈生意,更像是一种悠闲的生活仪式。
别看这晚茶简单,里头全是金湖人的智慧:既填上了正餐和夜宵之间的“空窗期”,又借着轻松氛围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一碗一碟的晚茶背后,藏着金湖人对“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坚守,更透着他们不跟别人硬刚、找准自己节奏的变通劲儿。
苏超本周迎来第11 轮焦点战!9月7日晚上7:30,淮安队与泰州队将在淮安体育中心正面硬刚,两支“神奇之师”上演“又爱又杀”的戏码。两座城市同饮一方里下河的水,渊源深厚,但上了球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本周日之战双...【详细】
作为一名来自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淮安的基层公安民警,能够站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场国之盛典,内心的激动、自豪与使命感汹涌澎湃,永生难忘。当受阅方阵通过天安门时...【详细】
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淮安铁路累计到发旅客348.47万人次,同期增长8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超5.6万人次,创历年暑运新高。62天中,淮安铁路有19天到发旅客超6万人次,高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