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淮安网 » 专 栏 » 纪实 » 正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运河拾遗实践团

2025-08-10 13:11:59 来源:淮安网

为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之路,助力大运河文化传播,2025年暑期,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运河拾遗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7月5日至7月20日,实践团以大运河为主线,奔赴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彭祖祠、徐州市技师学院、湖北路体育馆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团成员参加圣火采集仪式,伏羊节开市仪式,祭祀仪式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伏羊文化与非遗传承;与主持司仪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技艺的渊源与独特工艺,探寻其中蕴含的运河沿岸生活印记;通过现场直播,介绍伏羊节活动盛况,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藏在技艺里的运河故事”。线下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通过深度探索大运河文化遗产与伏羊民俗节庆的创新融合路径,创作“运河元素”与“非遗伏羊IP”主题文创产品及宣传手册,聚焦“非遗+文创+传播”模式,让运河文化与伏羊民俗以创新形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在记录与传播中焕发蓬勃活力。

伏羊节祭祀大典的活动现场

实践团成员参加伏羊节圣火传递采集仪式

实践团成员参加祭祀大典

实践团成员对伏羊节烹饪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

实践团成员进行宣传手册的制作过程

实践团成员在伏羊节开市仪式上进行现场直播

实践团成员在彭祖祠前的合照

徐州烹饪仪式协会会长季广辉致辞

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王献立采集彭祖圣火 (1)

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王献立采集彭祖圣火 (2)

此次实践,团队深化了对“彭祖烹羊”非遗技艺与运河文化关联的认知,积累了非遗活化与运河文化传播的经验。未来,团队将继续聚焦大运河沿线非遗资源的挖掘与传播,推动“运河元素+非遗IP”创新融合,让更多与运河共生的民俗瑰宝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命力,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吕玥 李思彤

供图:王雨轩 陈奕彤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运河拾遗实践团

为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之路,助力大运河文化传播,2025年暑期,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运河拾遗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7月5日至7月20日,实践团以大运河为主线,奔赴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彭祖祠、徐州市技师学院...【详细】

淮安网纪实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