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湖县锚定“长三角智造金谷、现代化水韵湖城”蓝图,通过统筹产业创新、美丽生态、韧性治理“三布局”,奋力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县域范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产业强基,创新驱动筑牢发展硬支撑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紧扣“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核心,金湖双管齐下:一方面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加大“智改数转网联”力度,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加快培育更多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石油机械、仪器仪表等特色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另一方面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聚焦科技创新,用好“金湖智谷”科创走廊、“双创”孵化基地、离岸孵化器等优质创新生态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力支持企业联合大院大所、全国重点高校和驻淮高校在金共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生态。上半年,该县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3家,增量和总量均在淮安领跑;11家企业创成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81家。
据了解,该县还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扎实转化为县域实践,让产业之基更牢,让创新动力更足,推动城市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生态筑基,绿色低碳绘就宜居美底色
该县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该县的生态建设成效斐然:PM2.5年平均浓度在苏北率先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内;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创成淮河流域首批幸福河湖;低碳县域自治项目入选国网示范标杆,成为全省唯一。该县实施“碧水三年行动”,整治河道120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以上,坚持提升生物多样性,使金湖湿地成为天鹅迁徙的“生态驿站”。同时,该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业,在前不久举办的第39届荷花展中汇聚了千种荷花(睡莲),缸荷艺术与非遗展演相互映衬,荷藕深加工衍生荷叶茶、荷花精油等产品,实现废弃物全利用,打造“水生蔬菜无废产业链”,荷藕产业贯通一二三产,形成年产值超35亿元的全产业链。
该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体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价值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等工作,这正是“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鲜活注脚。
韧性固本,精细治理提升城市幸福感
面对城镇化持续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风险复杂化交织的挑战,该县深知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在汛期考验面前,该县扎实开展防汛抗旱,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紧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认真落实防汛工作责任,科学调度防洪工程体系,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水库、堤防巡查防守,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得益于海绵城市的建设,金湖县将治水与治城紧密结合,持续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该县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县城区易淹易涝片区整治,逐步实施城区易涝点排水防涝治理工程,改造主城区部分雨污水管网,进一步提高城区排涝能力,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
近年来,金湖县锚定“长三角智造金谷、现代化水韵湖城”蓝图,通过统筹产业创新、美丽生态、韧性治理“三布局”,奋力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县域范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产业强基,创新驱动筑牢发展硬支撑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紧...【详细】
近年来,金湖县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和实际需求为导向,纵向打通“建设-准营-运营-注销”全流程服务,横向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打造具有县域特色产业“一件事”服务,对政策咨询、事项办理、增...【详细】
2025年8月4日,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深入金湖县,专题调研推进“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五五”发展谋划工作。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打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