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huaian.com.cn
中国淮安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淮安网> 文化>正文内容
  • 文化立校 草原上升起的教育明珠
  • 2018年01月10日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提要: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是赤峰地区首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目前辖有三个校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先进校”“自治区义务教育先进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先进学校”“赤峰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赤峰市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学校”“红山区责任目标优秀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是赤峰地区首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目前辖有三个校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先进校”“自治区义务教育先进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先进学校”“赤峰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赤峰市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学校”“红山区责任目标优秀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学校本着“快乐为源,自信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纽带,打造学校的文化之魂,全力实施“快乐教育”的办学特色,成为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教育明珠。

我们应赤峰市教育部门的邀请,怀着对草原的向往,走访了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这所新兴的、教改成绩突出的学校。朱玉芬校长亲自接见了我们,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以“文化立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课程是学校前进的基石,教师是支撑学校的重要环节。听了朱校长的介绍,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学校的课程与教学。

多彩课程 夯筑教育的基石

我们一行十几人随机走进二年三班的教室,学生正在上国学课。我们看见30名学生被分成7个学习小组,大家共同学习。老师讲解完主要内容之后,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地体验参与。为了加强记忆,教师还将诗文编排成诗文操进行表演。我们看到教师正在和学生讨论以“柳”为主题的古诗,教师让学生边吟诵古诗,边做操,让学生通过行为肢体语言体验、感悟古代诗歌的意义和现代体操的魅力,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随行的红山郡校区执行校长孙晶给我们介绍道,课程是教育理念实施的核心载体,昭小把课程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形成“昭小四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整合所有课程(国家、地方、校本、学本课程),打破以知识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四色”为红、绿、蓝、橙,也是学校的基准色调,四色课程在纵向上用四种颜色分别指代国家课程(红色)、地方课程(绿色)、校本课程(蓝色)、学本课程(橙色),在横向上应用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对学校课程进行结构化处理。每个课程模块下都有达成核心素养的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以此为标准开发、删减、整合学校课程,同时,每一门课程也会明确本门课程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使得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目标,全校师生经历了“读—熟—建—研”的过程。

“读”为读课标。朱校长介绍说,学校带领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构建起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集中座谈、沙龙研讨等不同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标内容,做到心中有“纲”,脑中有“法”,眼中有“生”。“熟”为熟悉教材。学校成立了课堂教学目标研究团队,利用一年的时间,通过请进专家,走出学习,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材,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制定。经过“制定—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的过程,学校为每位教师印制了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手册》,明确课堂目标,并且采取开天窗的形式,根据学情随时补充修改,不断进行反思,使教师授课方向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效果更优。“建”为构建各个学科教学模式。学校以“快乐有效五高理想课堂”的内涵为指导,以各学科《课堂教学目标手册》为抓手,引领教师先后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等7门学科12种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的“抓主线、多层次、批注式教学模式”,指导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研”为研学生。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质疑、解疑,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能力培养。

“五位一体”研修模式 助力教师成长

从教室出来,课堂上精彩、活泼的场面还历历在目。我们向执行校长孙晶提出疑问:“生本课堂需要教师强大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昭小老师青年人居多,你们是怎么培养青年教师的?”孙校长含笑解答了我们的疑问,“昭小红山郡校区,是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的一所新建校区,面对学校三分之二高学历的新教师群体,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主要矛盾,构建了‘课研修读讲五位一体’校本研修模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校长进一步介绍,五位一体的研修模式指:(1)课,即在课堂实践中“练兵比武”。学校持续做好“青蓝约”师徒结对活动,老带新、一带二,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此外,学校还坚持每年一届的“百柳杯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让青年教师在赛讲中脱颖而出。(2)研,即在教研活动中提升能力。学校打破了固有的“年级组”教研,实施了以学科为单位的“大组”教研方式,以利于教师之间学科知识的沟通,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在教研形式上,学校采取“体验式教研”的策略,通过“共备一课”“模拟体验”“课堂实践”“反思总结”这4个步骤,切实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3)修,即在培训学习中开拓视野。学校通过请本土专家讲、请师德优秀的教师讲、请专业教师讲、请优秀班主任讲等方式,对教师进修培训。一年来,集团共计进行专题讲座41次。此外,学校还让教师走出去。其中,教师被派往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的达62人次,参加赤峰市、红山区组织的请进专家的培训达346人次。另外,学校每周四下午的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学校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困惑,请进专家、教研员进行辅导,更是挖掘校内的名师资源,通过导师引领、沙龙研讨、案例观摩、实验参与以及线上培训、线下学习、才艺比拼等学习形式,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4)读,即在读书写作中多彩成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积极培养教师“读书—实践—写作”的习惯和能力,让教师在“文化立校”制度的引领下,浸润书香、善于思考、勤于笔耕。(5)讲,即教师在讲坛中练就本领。学校开展“昭小师德演讲”“昭小教师讲坛”“昭小名师讲学”“昭小朗读者”“昭小故事会”等活动,让不同阶段的教师都有展示的平台,让每位教师在读、讲、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课研修读讲五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了一支学生喜欢、家长信任、专业化发展迅速的教师队伍。

文化立校 学校发展的灵魂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漫步在昭乌达小学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昭乌达”是蒙语的音译,即“百棵柳树”的意思。作为蒙古族地区的一所城区小学,学校把富有人文表征和教育意义的建筑文化融入到了学校的主体建筑中。校园内有教师亲手栽下的代表学校名字的柳树,教学楼里有学校丹青社团的师生们历时两年完成的展现蒙古族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的草原文化绘画长廊。目之所及,昭小的校园融入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现代、绿色、书韵、诗意的校园对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教职工活动室、师生心理咨询室、学生养殖社团基地已经投入使用,为师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疏导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让教师们找到了家的感觉。现在的昭小不仅仅是一些物化的建筑,而是有人文内涵、有文化品位、有发展目标、有勃勃生机的温馨家园。

朱校长介绍,昭小始终把文化育人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文化育人必先育其师。文化是内涵,生活是载体,文化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精神,增加人的正能量,这也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朱校长说,学校以“八节”活动、感恩卡、游教、谈话、师德演讲等形式,以职业幸福为主题,精心设计组织开展教工活动,让教师们体会到融入昭小这个集体的快乐和幸福,进而形成了昭小“团队+名师”的雁阵教师发展模式。

此外,学校还将自治教育、校本课程、读书阅读纳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使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成为立体的文化网络,真正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和创新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践行、创造和传承的过程。昭小是一所有精神文化追求的学校,办幸福教育、育栋梁人才是学校的追求。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学校发展充满了挑战,更充满了机遇。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将大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涵养自己的学校文化,继续走彰显学校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未来的昭小必将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书写出草原人华彩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杜庄能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